相關說明

出自新詞查詢
於 2023年6月29日 (四) 16:27 由 新詞查詢小編留言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取消新詞查詢小編留言)的編輯,改回Ay2014的先前版本)

前往: 導覽、​ 搜尋

本網站提供常見新詞與流行語基本釋義的查詢服務,並歡迎大家共同增修內容。
有意共同編寫者需申請帳號,經管理者同意取得密碼,登入後即可進行編輯。
使用時請先詳閱並遵守下述原則:

一、收錄原則:

本網站收錄臺灣新聞媒體及網際網路中常見的新詞、流行語。

  1. 本網站收錄臺灣新聞媒體及網際網路中常見的新詞、流行語。
    1. 新詞,指近年來因應新生事物或新創造的詞語,以及新添詞義的既有詞語。
    2. 流行語,指某一時間內盛行某地或某階層的流行語。
  2. 不收錄涉及種族、國籍、宗教信仰、年齡、性別、外貌、職業……等有可能產生爭議的詞彙。
  3. 不收錄攻擊、髒話與性相關的詞彙。
  4. 不收錄真實人名、地名、商標、組織機構及國家名及其暱稱或戲稱。
  5. 不收錄專有名詞及學術名詞。
  6. 不收錄可從字面上了解的短句。


二、詞條分類:

為方便使用者瀏覽查詢,本計畫將新詞分為17類,撰寫者須擇取一至三類適宜的分類標註於詞條中。

  1. 個人資料
  2. 日常起居
  3. 職業
  4. 休閒、娛樂
  5. 交通、旅遊
  6. 社交、人際
  7. 身體、醫療
  8. 教育、學習
  9. 購物、商店
  10. 餐飲、烹飪
  11. 公共服務
  12. 安全
  13. 自然環境
  14. 社會
  15. 文化
  16. 情緒、態度
  17. 科技


三、詞條撰寫原則:

  1. 每條詞條,皆須包含「詞目」、「詞義」與「分類」三部分。
  2. 詞義採用精簡的淺白口語書寫,直接解釋詞目於語言中傳達的意義、概念,若有必要,可由字詞構造切入說明。
  3. 若為多義詞,則依生活中常見、次常見等排序書寫,使用編號格式為「1.」、「2.」 、「3.」......依序往下。請參考範例【滅火】。
  4. 詞目若有其他異形或變形,可視為副條詞目,附注於主條詞目的詞義說解之末,並以「也作」標示,中間均以頓號間隔。副條詞目的詞義逕以「參見【主條詞目】」撰寫。請參考範例【截圖】、【擷圖】。
  5. 詞目為諧音詞,詞義逕寫原義。請參考範例【嘉玲】。
  6. 詞目為外來語(音譯),詞義逕寫該語言名稱,後接原意(可省略),再提供釋義。請參考範例【酷碰券】、【掰掰】。
  7. 詞目若有簡稱詞或為某詞之簡稱,統一用「簡稱為某詞」、「某詞的簡稱」。請參考範例【人肉搜索】、【網紅】。


四、特別注意:

  1. 本網站屬「不特定人」且「多數人」可見之公開場合,您在網站中留下的一切訊息,若衍生相關法律問題,須自負文責。您提出的詞條建議,本院保留修改及是否上線的權利。
  2. 請勿在本網站中建立任何對外或對其他網站的超連結,但可建立本網站詞條間的超連結。

2023.1.18
新詞查詢系統上線了!
本站目前收錄201筆新詞與流行語,另有302筆待撰寫詞條,
歡迎大家一起撰寫,請點選「待撰寫詞條」頁籤查看。

歡迎大家共筆編寫
本網站收錄臺灣新聞媒體及網際網路中常見的新詞、流行語,並優先撰稿使用頻率較高、使用情境較廣的詞彙。
目前網站建有不少尚未撰寫釋義的詞目,歡迎大家協助編寫。
若您有意願,可參考待撰寫詞條的檔案,並參考首頁的說明。
請參考待撰寫詞條的詞目
謝謝您的參與!

Cookies 幫助我們給予服務內容。依您有使用我們的服務,代表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